他33年来笔耕不辍,他的文字散发着泥土的芬芳,13000多篇读书笔记,千余篇发表的作品;他的骨子里透着对农民的天然眷慕,因为他也是一个脊背朝天的农民,他懂得农民内心的五味杂陈;他就像一颗扎根在村头的老槐树,既深情守望着自己的乡村,又把眼光投向村外的世界;他就是吉林省首批农民作家——高森林。
《阳光的抚慰》——致敬帮扶干部
作者:高森林
今年春天的阳光
格外地温暖
把落伍的谷底村
照得格外亮堂
谷底村不好走的山路
今天终于让帮扶干部
给走通了
让祖国的红色血液
流通到了这里
这城里来的“亲人”
让谷底村倍感亲切
让谷底村暗淡多年的眼睛有了光亮
手和手紧紧相握在一起
谷底村的春天来了
春风中道路顺畅起来
贫瘠的土地,长出欣欣的笑容
扶贫工厂里
谷底村的纯绿色走向全国
多年积压的贫困大山
在帮扶亲人坚韧的努力下
土崩瓦解
让谷底村的山水有尊严地站起来
让谷底村从此有一个崭新亮丽的明天
几年来,高森林在自己生活的永吉县岔路河镇土门村越发深刻地体会到,现在村里的路越来越好走,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村里不仅有了农家书屋,还建起了休闲健身小广场,大家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高涨。
把文学的梦种在芬芳的泥土里,它便化成了滋养心田的清泉,润泽着这里的山,这里的人,乡村文化不仅是乡村要素的集中体现,更可以放大乡村的灵魂。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文明的乡风,正是美丽乡村的灵魂内核。
让我们的诗歌在黑土地上飘扬吧,让我们的土地和农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迎接甘甜的雨露与明媚的朝阳!
原链接:http://www.jlcgbdstxmt.com/Twxw/List?id=12912&share=1&from=singlemessage
信息来源:吉林雾凇台
编辑:戴安娜
审核:张骞文